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

選擇與抗衡





很突然地,不太喜歡「選擇」這個字眼,



儘管很明白這種討厭倏乎即逝、難以長存,但仍然莫名地嫌惡起來。







每每提到選擇,就會有種常見的、明確的類比:



在兩條路、或是更多條路之中,選出一條,繼續走下去。







噢不,生活並不總是那麼涇渭分明,



即使你所選擇的某一條路,其他的路段依然會竭盡所能的去試圖影響你。







而你呢,也會無可避免地持續被它們影響,



即使你早已無法回頭,那些路段也早已無法受到你的腳步所眷顧。







但它們會遠遠地對你冷笑、嘲弄、威嚇、咆哮、齜牙咧嘴等等。



它們會試圖讓你銘心刻骨地記住:失去它們是多麼的嚴重、多麼的慘痛!



你一邊走一邊頻頻回頭、不安地左右張望,







那些沒能被傳承的道路看到你的緊張神情,則心滿意足:



你身上的種種不安,都會在下一個分岔口爆發出來,



都會使你有更多機會,屈服於那些道路的子子孫孫之下。







明顯地,這讓我想到了《自私的基因》裡頭,作者道金斯的傑出想法:







基因竭盡全力想要使自身流傳下去,在基因庫中佔得一席之地,



同樣地,這種複製者的自私現象,也可以應用到文化裡頭,



不同的觀念與思想,同樣希望自身能在文化庫裡頭生生不息,



如同基因一般,會不擇手段地在宿主身上扎根,直到下一次的傳播。



像是部分有神論,利用地獄烈火來鞏固自身,恐嚇信徒們萬萬不可拋棄它。



(作者應該是無神論者。有信仰的人還請別介意。)







為什麼不能套用到生活上頭、到選擇上頭呢?







這麼一來,「道路類比」就不堪使用了,



選擇已不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,



它是一種狀態、一個整體。



或許在其中,某些元素看似贏得了我們腳步的信任,



但其實有更多其他元素在虎視眈眈、在與之抗衡,



即時能勉強看出不同元素程度上的優劣,



但仍然沒有誰能在當下真正勝出,徒留下選擇者徬徨其中。







一如生命體是基因大戰的棋子、基因保護自己的活動機器,



我們也是不同選擇的戰鬥用具,



它們擺弄著我們,專注於屬於選擇本身的劇烈競爭,



我們也只好在戰場上左右飄盪、載浮載沉。

















沙特似乎認為(我武斷地如此覺得),



人有「超越性」,因為人們能設想每個選擇的後果,並做出自己的選擇。







上帝保佑我有一天可以認同他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